1. 国内外对该技术研究情况简要说明: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有欧洲国家开始研究透水混凝土材料及其性能。1970年,英国制造了新型的无砂多孔透水性混凝土,并将其用于铺设路面和地面。1979年,美国的弗罗里达州首次使用透水混凝土,检测了其强度满足停车场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透水效果。近几年,我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多孔结构的透水铺装材料,可以实现停车场、公园以及交通道路等雨水的渗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2. 项目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采用程度的考虑:
国外没有专门的透水混凝土试验方法的标准,与单一性能相关的试验方法有:ASTM C1754M-2012《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nsity Void Content of Hardened Pervious Concrete》、ASTM C1747M-13《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otential Resistance to Degradation of Pervious Concrete by Impact and Abrasion》、BS ISO 17785-1《Test Method for Pervious Concrete Part 1: Infiltration Rate》、ASTM C1701M-17《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Infiltration Rate of in Place Pervious Concrete》
3. 与国内相关标准间的关系:
国内相关标准有: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的CJJ/T135-200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和CJJ/T 253-2016《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DB11/T 775-2010《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上海市技术监督局颁布的DB31/T698.1-2013 《钢渣透水混凝土及重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涉及到了部分的试验方法。
4. 指出是否发现有知识产权的问题。
目前暂无相关在申请中的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