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分别提出我国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绿色制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工厂是绿色制造的主体,是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编制绿色工厂评价标准,开展评价工作,有助于树立行业标杆,引导和规范工厂实施绿色制造。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了《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要构建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加快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园区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促进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2016〕586号),提出到2020年,要发布10-20项绿色工厂标准;201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132-2018),规定了绿色工厂评价的指标体系及通用要求,提出了工业行业制定绿色工厂评价标准或具体要求的总体要求。目前,国内各个行业的绿色工厂标准正在密集的制定出台过程中。
光伏产业是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对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大力扶持的新兴行业。我国《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让太阳能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光伏发电量到“十三五”末要达到2015年的2.43倍,而多晶硅是光伏行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然而,由于多晶硅行业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特性及目前多晶硅行业所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国家对多晶硅行业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将能耗、污染、排放和质量等绿色相关指标等纳入了多晶硅行业落后产能淘汰要求,2018年,工信部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对光伏制造行业的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保护指标提出了更高的准入条件要求。
编制多晶硅行业的绿色工厂评价技术要求标准,对多晶硅行业的工厂提出关于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环境排放及环境质量等维度的绿色化更高的要求,有助于促进多晶硅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标准的引领带动下实现行业整体绿色水平提升,并培育国内多晶硅行业绿色化的高端产业集群,提高多晶硅行业,乃至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