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炼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今天,合理利用含铁类固体废弃物问题是钢铁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钢铁行业含铁尘泥占粗钢产量超过10%,粉尘中含有大量有价金属,同时含有害元素,科学准确分析成分,有利于回收利用和控制生产。
本项符合工信部规〔2016〕358号关于印发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第(六)推进绿色制造中提出:加快钢铁行业资源能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加强冶金渣、尘泥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冶金渣粉尘的综合利用率,促进行业绿色发展。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中重点推广高附加值产品,推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大对冶炼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
含铁尘泥是冶金生产过程中,品种最多、成份最复杂的一类废弃物,主要产生于烧结、炼铁、炼钢和轧钢等工艺。在传统的高炉—转炉生产工艺中,一般为钢产量的8%~12%(质量分数)。含铁尘泥在国内的用途一般是返回烧结或炼铁,可用作转炉炼钢的冷却剂,含铁尘泥含有铁、硅等多种元素的自由态和结合态以及复合物,其中硅量(质量分数)为0.5%~5%,是一种质量轻、颗粒微小的尘状物质,是钢铁企业主要固体排放物之一。含铁尘泥中的硅量测定对含铁尘泥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检验,减少异议急需制定相关标准。
本方法制定后可评价含铁沉泥中硅的含量,对含铁沉泥后序处理工艺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