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提出,优先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机械、汽车、轻工、食品、纺织、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对入选的具体行业范围提出了要求。
绿色工厂是同时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四个特征的工厂,氧化铝绿色工厂评价有助于在行业内树立标杆,引导和规范工厂实施绿色制造。同时在市场化驱动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原则下,为先进示范绿色工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保证。
环保政策加码,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解铝、陶瓷、医药、电子、机械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氧化铝需求量增长明显,氧化铝产量不断走高,2017年达到6901.7万吨,同比增长13.32%。但2018年上半年,氧化铝产量增长大幅放缓,累计增长仅有1.1%,产量为3333.7万吨。一方面是由于北方地区采暖季限产30%,另一方面是由于新增项目十分有限。
近两年环保趋严,污染防治列入国家三大攻坚战之一,环保督查成为限制氧化铝产能快速释放的主要因素。2018年6月,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促使企业的发展从原来的数量规模型向质量、环境效益型转变,对氧化铝企业绿色生产和优化操作的迫切性不断增强。推进氧化铝企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氧化铝行业每一家企业要走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氧化铝生产工艺中,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矿石等原材料准备工序、焙烧炉及热力车间产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废水主要为含碱废水、脱硫废水、生活类废水及煤气车间生产的酚氰废水;固废主要为赤泥、炉渣、粉煤灰、焦油等。其中,赤泥是氧化铝生产中所特有的排放物,属于二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即其浸出液超出合理PH值,需要对其堆存做防渗、导渗处理。
按2018年全国氧化铝产量7253万吨、1.9吨矿石/吨-氧化铝、原矿的洗矿尾矿按10% (有的高达60%),原矿的浮选矿尾矿按25% ,1.3吨赤泥/吨-氧化铝计算,则年产固体废弃物洗矿尾矿1378万吨,浮选矿尾矿345万吨,赤泥17915万吨,其总体废弃物为19638万吨,其份额占有色金属固体废弃物的一半或更多,处理和综合利用的只有10%左右,处理和综合利用的比例却不大。关于粉煤灰,按综合氧化铝的综合能耗计算,吨氧化铝0.65吨标煤,粉煤灰按标煤的15%计,则产生粉煤灰约700万吨。受到能源、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未来的铝工业必将朝向低耗能、低污染、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创建绿色工厂,将有利于探寻铝工业的健康发展与保护环境、资源、节约能源之间的平衡点,有利于我国氧化铝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有色金属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有色金属工业继续坚持绿色发展。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防治污染,严格控制金属污染物防治,推广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以及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绿色制造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中色协科字(2019)8号)中计划对有色金属行业的绿色工厂评价标准进行制定,其中就明确了对氧化铝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细则进行制定的任务。
本标准拟建立符合氧化铝生产产业发展需求的绿色工厂评价模型,以工信部现有相关评价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给出氧化铝生产行业绿色工厂的综合性评价指标和要求,该标准制定实施可推进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淘汰落后设备,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推动用能结构优化,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实现工厂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