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属于石化化工行业水处理领域专用化学品,符合《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实现“大宗基础有机化工原料、重点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的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的行动目标要求,能够提升水处理剂产品类标准技术水平,满足绿色、节能、节水、安全、环保发展需要。
含氮废水是造成水质和水生生态环境污染的来源之一,大量氮素的积累终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威胁人类用水安全。因此,废水脱氮已成为现阶段环境保护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废水脱氮势在必行。
反硝化菌剂是由一种或多种从自然界分离纯化的,通过自然或人工选育所获得的反硝化菌种(株)所组成的,应用于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水处理用生物药剂。根据脱氮原理,将脱氮技术分为物理脱氮、化学脱氮和生物脱氮。物理脱氮法主要有氨吹脱法、反渗透法等,这些方法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除氮效果不好;化学脱氮主要有折点加氯和选择性离子交换等,这些方法只能脱去特定形式的氮,并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生物脱氮因其投资及运行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对环境友好、稳定性强等优势,成为了脱氮的最佳处理方式。在生物脱氮过程中,反硝化菌剂能够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亚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从而将污染水体中的氮素彻底去除,是完成生物脱氮最重要的一环。反硝化菌剂具有如下优点:提高水处理系统的反硝化效率,增加低温系统的总氮去除率;提高BOD的去除率;提高难降解有机物(如胺类)的去除能力。提高反硝化菌剂的应用是实现含氮废水高效处理的重要绿色水处理技术之一。
目前,反硝化菌剂广泛用于污水处理、水产、景观水治理等多行业中,市场前景广阔,其研发和生产一直十分活跃,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产品标准,导致反硝化菌剂质量良莠不齐,市场秩序混乱,急需制定本标准以规范水处理用反硝化菌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应用,提升水处理剂产品标准技术水平,促进水处理产业的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现有的水处理相关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