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上掀起一股“绿色浪潮”,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并列入世界议事日程,“绿色制造”的概念被提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提出的五大工程中包括绿色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中包括绿色工厂的构建,因为绿色工厂的标准是绿色制造工程和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工厂的创建涉及到用地、清洁生产、节能环保及废物资源利用等很多方面,需要有系统化的指导文件来规范和指导绿色工厂创建。尤其是各行业特点不一,绿色工厂评价也无法做到完全统一和精准细分。
电解铝行业是高能耗高排放行业,2018年我国电解铝产量3649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56.7%。电解铝行业的用电量占全国用电量的7%左右,排放出的四氟化碳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虽然国家对电解铝行业的排放进行了强制性措施,要求每个电解铝企业必须要建立一套高效的脱硫设备,由于环保设备投资过大,行业里没有规范性的设备投资标准。另外铝电解过程中产生大量固体废料。根据Richman及Bings及其合作者给出的数据:废电解槽内衬中含40%炭材料,30%耐火材料,30%具有毒性的氟盐,0.2%的剧毒氰化物。目前铝工业(指铝电解、原铝铸造及铝加工业)产生以下四种固体废料:废阴极炭块,废耐火材料内衬,阳极炭渣,铝灰渣。一台400kA铝电解槽大修产生的废内衬材料的数量大约是:炭素阴极36吨,碳化硅3.3吨,其它混合材料64吨(包括阴极钢棒24吨)。每生产1吨电解铝排放固体废物62kg。其中:排放阳极碳渣10kg,废阴极15kg,大修渣12kg, 铝灰5-10kg(不含加工过程产生20kg),清包料15kg。全世界每年电解铝产量近6000万吨,每年产生废阴极炭块60万吨以上,废耐火材料60万吨以上,铝灰100万吨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明确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化学品废弃后属于危险废物,电解废弃物首次例为危险废弃物。2016年3月30日,环保部发布第39号令,《危险废物名录》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321-023-26,电解槽和电解槽大修排放出来的废渣均被列为危险废弃物,大修渣、碳渣、铝灰均属于危险废弃物。
《有色金属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有色金属工业继续坚持绿色发展。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防治,严格控制重金属污染物防治,推广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以及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绿色制造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中色协科字(2019)8号)中计划对有色金属行业的绿色工厂评价标准进行制订,其中144项就明确了对铝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细则进行制订的任务。通过建立固废处理标准化,电解铝每年排放的固体废物260-300万吨可实现资源化。我国电解铝厂每年产生炭渣和大修渣分别为33和84万吨,回收利用每吨炭渣产生利润1447元,回收利用每吨大修渣产生利润2900元,所以通过回收利用铝电解固废每年将产生利润29亿元。电解铝厂无组织排放出四氟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6500倍,而我国电解铝厂平均氟排放约1kgF/t-Al,电解铝年产能是3400万吨,因此每年将产生3.4吨四氟化碳,相当于每年产生2.2万吨二氧化碳。电解铝厂的绿色工厂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减少全球温室效应具有巨大的作用。
本标准的制订有助于促进电解铝行业的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水平,有助于①促进我国电解铝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②促使电解铝企业加强研发能力,提高智能化水平;③促进电解铝企业加强环保的投入,有标准作为依据,企业会形成标准化环保设备和排放限值;④提高服务于电解铝行业的环保事业的科技水平,带动我们环保事业的发展;⑤提高中国绿色制造水平,电解铝废物经过标准处理后,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绿色发展水平;⑥指导电解铝企业回收利用固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⑦引导电解铝企业加强保护温室效应的意识,减少四氟化碳的排放,减少全球温室效应。
电解铝行业存在以上环境问题和造成的资源浪费,作为高耗能高污染的典型传统制造业,其产业绿色化转型具有迫切的需求且对整个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理应成为绿色工厂建设的主力军。但是目前只有指导性文件GB/T 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并没有对电解铝行业特定的绿色工厂创建规范性评价文件,因此制定《电解铝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势在必行。